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规范》CISA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为响应国家“质量提升”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钢铁工业的品牌建设,培育钢铁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依照国家四部委《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指导性文件中提出的“建立分级体系、构建分级方法、加强分级应用”的目标要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及相关用户、生产单位,编制了钢铁产品质量分级系列团体标准。首批《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规范》第1部分至第3部分,共三个团体标准于2019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发布。为了向全行业及用户宣传和贯彻该系列标准的内容和主旨,加强该系列标准在产业链的实际应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质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于2019年6月11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质量分级团体标准宣贯会。

  来自工信部、相关协会、学会、科研机构、用户单位、生产企业等22家单位共35位代表参会。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标准所戴强副所长主持了会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苏伟中副秘书长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产品质量分级标准提出的背景、推进的意义和进展情况。

  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徐文立处长阐述了钢铁行业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所处的阶段,表明一定要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钢铁工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其中质量变革就要建立完整的质量分级体系,使质量分级意识形成社会共识、行业共识。通过质量分级助力和引导国内钢铁产品的品牌建设。钢研总院、冶标院等第三方机构责无旁贷,同时也需要全行业的积极配合。以此为开端,进一步将分级评价由钢铁生产企业向下游延伸至装备制造等用户行业,服务于钢铁制品的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徐文力处长充分肯定了目前的钢铁产品质量分级工作,并表示工信部原材料司将在政策上和机制上给与持续支持,积极促成以技术和市场手段驱动行业质量升级的新模式、新典范。

  工信部科技司质量处姚佳调研员发表讲话,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团标宣贯会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优化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和质量创新意识,实现制造业从数量过渡到质量的提升。未来的质量分级排名应该从企业走向行业、从生产端走向全产业链、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视野,它将不仅是用户差异化采购的工具、生产企业质量升级的工具,也有几率会成为国际范围内制造业质量评价话语权的展示载体,成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尺。工信部科技司将继续推动质量分级工作的进步,也希望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行业积极投入进来,共同探索质量升级工作的创新之路。

  随后,钢铁研究总院潘涛教授代表标准编制单位做了《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团体标准编制说明、思路和方法》的报告。报告中,潘涛教授从分级工作的历史回顾入手,简述了质量分级工作组近几年来的工作进程,详细汇报了分级和标准的总体思路、关键技术和数学方法,并展示了分级工作的相关成果。潘涛教授提出分级工作的重点方向:形成1~2项示范工程,拓宽分级品种领域,逐步扩大标准覆盖范围,协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最终形成质量分级的良性市场生态和文化。

  钢铁研究总院苏航教授代表质量分级工作组发布了最新的钢铁产品质量分级排名结果,并针对排行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作为《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评价》团体标准的又一应用成果,此次发布的分级排行榜,首次将国外典型钢企纳入分级评价,这对中国钢铁产业在品种能力、典型产品质量方面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更为科学、客观的对比,更深层次看,也可以为相关钢铁企业品牌化建设提供引导。从本次发布的分级排名结果来看,国内钢铁企业在装备条件上、产品品种及质量能力上进步迅速,部分国内钢企与国外企业相比产品质量能力已经大致相当,进入与国际水平并跑的状态,能够完全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高端需求。苏航教授在点评中也指出,国内钢铁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之一,将是从对国外产品的研仿逐渐转向需求引领的自主创新。

  中海油、中石化、中船工业、中船重工等用户单位的代表积极发言,对本次宣贯的质量分级团体标准和分级公告表示了极大的认可。并表达了深度参与、配合分级工作的意愿。同时希望质量分级工作能尽快扩展产品品种,不光要分级“巨大国重”的企业和产品,也要分级“小、散、乱”的企业和产品。希望质量分级工作可以通过技术方法联合市场手段的方式维护市场秩序和用户利益。

  宝钢、鞍钢等企业代表热情参加会议讨论,对本次宣贯的团体标准及质量分级评价工作发表了看法。代表们认为该标准的发布对行业质量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生产企业来讲,分级评价结果提供了一样的产品的横向对比,为企业寻找自身短板、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进行技术优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若能够对分级评价结果充分的利用,最终有利于提高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谭乃芬副秘书长以国产高端船型用材为例,阐述了此类钢铁材料的质量波动性对国内船舶行业的掣肘。谭副秘书长表示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将密切配合,预备在协会网站上开辟专栏加强质量分级理念的宣传。中国质量协会桑秋光博士、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张卫秘书长、中国金属学会高怀副秘书长等协会、学会领导,也分别站在本行业的角度,赞同了质量分级工作,并提出好的建议。

  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总结讲话时指出,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绿色化、品牌化、智能化和减量化是目前中国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面临的重要工作。开展质量分级工作对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和品牌建设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质量分级标准中采用的实物质量评价手段最大限度地考虑了稳定性、可靠性、适用性,采用的方法体系涵盖了指标体系、制造体系、评价体系和企业文化体系,整个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同时呼吁产品质量分级工作需要用户、生产企业、评价机构、政府管理部门联合协作共同推进,促进生产企业自主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品质量的升级。

  最后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姜尚清副主任做大会总结。姜主任回顾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质量提升工作的多种模式探索,金杯奖就是十多年来对质量提升的初浅尝试,模型量化的质量分级是现阶段中国钢铁产品质量提升的更有效模式,也将促进我国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国家品牌建设的长远发展。

  2016年起,钢铁研究总院应用户需求提出了“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解决方案,并专门组建“北京钢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推进这一工作。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尝试,无数次的方法改进和模型优化,“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和升级”解决方案已经相对成熟,并获得中国海油、中船工业、中国石化等多家用户单位的肯定。与此同时,钢铁研究总院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了建立钢铁产品质量分级团体标准的想法。在工信部的支持和组织下,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多次研讨和交流。2018年10月,在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和市场监督总局等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指导性文件中,特别强调了“产品质量分级”的重要性。并明白准确地提出“建立分级体系、构建分级方法、加强分级应用”的具体目标和方向。以此为契机,2019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加快了建立钢铁产品质量分级团体标准的工作进度,并将工作要求提升为构建钢铁产品质量分级团体标准体系。《钢铁产品质量能力分级规范》系列CISA团体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产品质量分级工作正式开启标准化进程,标志着质量分级工作由浅海走向深蓝,迈向更高的深度和更广阔的空间。

返回顶部